第780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780章
“凡自下而登,前竿垂盡臂,後竿展盡臂,為峻道;荷輦十二人:前二人曰前竿,次二人曰前絳;又次曰前脅,後二人曰後脅;又後曰後絳,末後曰後竿。輦前隊長一人曰傳唱,後一人曰報賽。前竿平肘,後竿平肩,為慢道;前竿垂手,後竿平肩,為平道。此之謂下分。其書三卷。近歲土木之工益為嚴善,舊《木經》多不用,未有人重為之,亦良工之一業也。喻皓,為北宋前期建築師。浙東人。曾被歐陽修稱為國朝以來木工第一人。極,是指屋頂的意思。實指屋頂與橫梁之間的垂直高度。榱(cuī)等,同衰等,是等級,比例的意思。楹:支撐橫梁的木柱。承棋,即鬥拱,梁和柱之間的承重結構。榱桷,是指櫞子的意思。禦輦,在此指皇帝專坐的轎。凡自下而登四句,是指擡禦輦升階,當擡輦者都在臺階上時,最前面的二人,也就是前竿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,也就是垂盡臂,最後面的二人,是指後竿,則手臂上舉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,是指展盡臂,以此保持前後的平衡。這樣的臺階比較陡,所以叫做峻道。下述慢道、平道,坡度依次降低,文意參此。全篇文章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說,關於屋舍的營造技術,有一部專門討論的書籍叫做《木經》,有的說是喻皓所撰。此書將屋舍建築概括為三分:自梁以上為上分,梁以下、地面以上為中分,臺階為下分。凡是梁長多少,則梁到屋頂的垂直高度就相應地配多少,以此定出比例。如梁長八尺,梁到屋頂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,這是廳堂的規格。這叫做上分。柱子高若幹尺,則堂基就相應地配若幹尺,也以此定出比例。如柱子高一丈一尺,則堂前大門臺階的寬度就配四尺五寸之類,以至於鬥拱、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,這叫做中分。臺階則有峻、平、慢三種;皇宮內是以禦輦的出入為標準的:凡是擡禦輦自下而上登臺階,前竿下垂盡手臂之長,後竿上舉也盡手臂之長,這樣才能保持平衡的臺階叫做峻道;擡輦的共有十二人:前二人稱前竿,其次二人稱前絳;又其次二人稱前脅,其後二人稱後脅;再後二人稱後絳,最後二人稱後竿。禦輦的前面有隊長一人稱傳唱,禦輦的後面有一人稱報賽。前竿與肘部相平,後竿與肩部相平,這樣才能保持平衡的臺階叫做慢道;前竿下垂盡手臂之長,後竿與肩部相平,這樣就能保持平衡的臺階叫做平道。這些叫做下分。其書共有三卷。近年土木建築的技術更為嚴謹完善了,已多不用舊時的《木經》,然而還沒有人重新編寫一部這樣的書,這也應該是優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項業內之事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篇的原文為,版印書籍,唐人尚未盛為之,自馮瀛王印五經,已後典籍皆為版本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凡自下而登,前竿垂盡臂,後竿展盡臂,為峻道;荷輦十二人:前二人曰前竿,次二人曰前絳;又次曰前脅,後二人曰後脅;又後曰後絳,末後曰後竿。輦前隊長一人曰傳唱,後一人曰報賽。前竿平肘,後竿平肩,為慢道;前竿垂手,後竿平肩,為平道。此之謂下分。其書三卷。近歲土木之工益為嚴善,舊《木經》多不用,未有人重為之,亦良工之一業也。喻皓,為北宋前期建築師。浙東人。曾被歐陽修稱為國朝以來木工第一人。極,是指屋頂的意思。實指屋頂與橫梁之間的垂直高度。榱(cuī)等,同衰等,是等級,比例的意思。楹:支撐橫梁的木柱。承棋,即鬥拱,梁和柱之間的承重結構。榱桷,是指櫞子的意思。禦輦,在此指皇帝專坐的轎。凡自下而登四句,是指擡禦輦升階,當擡輦者都在臺階上時,最前面的二人,也就是前竿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,也就是垂盡臂,最後面的二人,是指後竿,則手臂上舉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,是指展盡臂,以此保持前後的平衡。這樣的臺階比較陡,所以叫做峻道。下述慢道、平道,坡度依次降低,文意參此。全篇文章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說,關於屋舍的營造技術,有一部專門討論的書籍叫做《木經》,有的說是喻皓所撰。此書將屋舍建築概括為三分:自梁以上為上分,梁以下、地面以上為中分,臺階為下分。凡是梁長多少,則梁到屋頂的垂直高度就相應地配多少,以此定出比例。如梁長八尺,梁到屋頂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,這是廳堂的規格。這叫做上分。柱子高若幹尺,則堂基就相應地配若幹尺,也以此定出比例。如柱子高一丈一尺,則堂前大門臺階的寬度就配四尺五寸之類,以至於鬥拱、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,這叫做中分。臺階則有峻、平、慢三種;皇宮內是以禦輦的出入為標準的:凡是擡禦輦自下而上登臺階,前竿下垂盡手臂之長,後竿上舉也盡手臂之長,這樣才能保持平衡的臺階叫做峻道;擡輦的共有十二人:前二人稱前竿,其次二人稱前絳;又其次二人稱前脅,其後二人稱後脅;再後二人稱後絳,最後二人稱後竿。禦輦的前面有隊長一人稱傳唱,禦輦的後面有一人稱報賽。前竿與肘部相平,後竿與肩部相平,這樣才能保持平衡的臺階叫做慢道;前竿下垂盡手臂之長,後竿與肩部相平,這樣就能保持平衡的臺階叫做平道。這些叫做下分。其書共有三卷。近年土木建築的技術更為嚴謹完善了,已多不用舊時的《木經》,然而還沒有人重新編寫一部這樣的書,這也應該是優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項業內之事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篇的原文為,版印書籍,唐人尚未盛為之,自馮瀛王印五經,已後典籍皆為版本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